7月24日,一场聚焦行业发展与智能审计的交流会在信永中和集团总部成功举办。山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仕念、副秘书长高旭、秘书长助理冉祥俊,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红霞、会计学院党委书记任海伦、会计学院院长葛永波、审计研究中心主任毕秀玲,经济科学出版社财经分社社长杨洋一行,与信永中和集团创始合伙人、党委书记张克,首席合伙人谭小青,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郝先经等齐聚一堂,通过实地参观、专题分享、深度研讨及成果发布等环节,凝聚合作共识,共绘行业智能审计新蓝图。
会议伊始,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信永中和数智展厅与办公区域,实地了解信永中和在大数据审计、智能风控、高端咨询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场景,直观感受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前沿成果和企业文化氛围。
在交流会上,张克书记首先致辞,对各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信永中和的发展历程以及国际化开拓的进展,强调在复杂的国内外执业环境下,探索出一条自身发展的变革之路,即对审计作业模式和信息化的变革。他表示,信永中和十分珍视与行业协会、高校的合作关系,期待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在智能审计转型、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梁仕念秘书长介绍了山东注协历史沿革,并充分肯定了山东财经大学在人才输出、信永中和在专业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分析了行业形势,指出智能审计转型迫在眉睫,三方在人才培养、行业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基础抓起、从前端抓起”,他提出,应从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融入数智化理念与技能,将行业前沿需求与高校教育、企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合作开展专题培训、共建实践基地等方式,将《智能审计基础》教材成果落实落地,为行业转型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张红霞副校长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基本情况,该校作为山东省重点高校,在会计、审计等学科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财经人才。她表示,山东财经大学与山东注协、信永中和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有良好基础,合作既有利于高校提升教学质量,也能为行业输送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她期待未来能在课程建设、教学案例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校、企、协三方共赢。
会上,信永中和首席合伙人谭小青围绕“数智化转型”主题进行专题介绍,系统建设与维护合伙人宋振玲则现场展示了智能审计平台,为参会者呈现了智能审计发展的实践路径。在核心交流研讨环节,三方聚焦“审计作业模式变革、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山东注协结合行业监管与发展实践,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会议压轴环节,《智能审计基础》教材新书发布仪式顺利举行。该书由山东财经大学、信永中和事务所与山东注协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打造,是三方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它承载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凝结着实务专家的智慧,寄托着行业发展的期望。山东注协作为行业组织,全程参与教材的策划与编写指导,将行业实践经验融入教材内容,为培养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合作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山东注协在链接高校、执业机构与行业资源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协会不仅推动了行业智能审计转型经验的共享,更以实际成果助力人才培养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变革中担当新使命。